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2023 年 12 月 08 日
10 : 59
一曲名为”波罗的海“的史诗吟唱了千年。古老的音调穿透时空传至今日,它见证了十余个世纪的兴衰成败,如今仍然在东欧的土地上,寻找前行的方向。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同地区都曾诞生过纷繁绚丽的文化,作为跨文化实践者的耀华学子,永远怀揣一颗包容与敬畏的心,尊重世界历史与文化的多样性;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IG2B班的Pandora同学的文字,一同畅游波罗的海三国,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艺术人文,探讨波罗的海三国所遗留的历史和令人着迷的文化内核......
照片拍摄 & 文章撰写 IG2B Pandora
在十月的某一天,天气已经微微变冷。我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地看起手机相册。看着那包含一千多张照片的“波罗的海”相簿,我不禁浮想联翩。一时间,周围的一切仿佛在飞速后退,回到三个月前的夏天。
在2023年七月,我参加了一个欧洲研学夏令营,与其他同学踏上了前往波罗的海的旅程——这也是一场关于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学习之旅。
来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除了来自耀华以外,还有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国家、甚至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那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我将结识许多意气相投的朋友,与波罗的海的邂逅将成为我在未来三个月反复回味的时光。
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将前往波罗的海三国,并且会在芬兰停留一天。
在这为期十天的旅程中,我们将在拉脱维亚待一个星期。作为一个我了解甚少、全中国只有不到1%的人去过的国家,它更是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它的首都里加是颗拥有800年历史的璀璨明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怀揣着对异国的好奇与期待,我踏上了旅程。
刚下飞机,踏上拉脱维亚的土地的那一刻,一阵新鲜的风吹向我的脸庞,凉意刺激着我的五官,让我精神不少。那时已然是晚上十点,夕阳却还在天空徘徊,将环绕机场的树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前往酒店的路上,街道边的古典建筑和具有个性的墙绘好像在安静的城市中表达着它们自己的声音。往后十天将会是怎么样呢?我安静地想。
拉脱维亚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少的国家之一,它被大面积的森林覆盖,自然资源得到精心的呵护。我们曾走入深林之中、漫步在橡木小道上,在湖间撑着一叶小舟荡漾……
一切都使我感到发自心底的舒畅,而这样的自然环境也放松了我大脑持续紧绷的神经,让我的大脑更加清晰冷静。
凯迈里国家公园的森林、湿地与湖泊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沿着小径走入深林之中,阳光透过橡树的缝隙,在泥地上投下影子。
鸟鸣虫叫充满了整片森林,营造着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我们轻轻踏过落在地上的橡果子,风吹过树梢,仿佛密林中有什么在窃窃私语。
渐渐的,那些窃窃私语都乍然间停息,耳边唯有长风掠过。走在蔚蓝天空下,沼泽、湿地、矮树、湖泊一一映入眼帘。尽管有风吹过,湖面却平静的像是未打磨的铜镜,倒映着蓝天与白云。
遥望远处,在某一条线上、某一瞬,水天一色,逐渐融为一体。我们登上一座木头搭成的瞭望塔。从高处看,一道极细的曲折小道蜿蜒地深入不知名的远方,深入自然的怀抱。
我还尝试和朋友们在湖面上划小木船。我们荡起双桨滑向湖心,小船逐渐平稳。远处的山崖绵延不绝,天空是调色盘几乎不能调出的颜色,干净而洗涤灵魂。远远看着,它们瑰丽安静得像一幅油画。
可若看向近处,就会发现大片的芦苇丛密又繁,随风向某个方向倾倒入水中。也许这就是《诗经》中所描述的“蒹葭苍苍”吧。
偶尔有几只白天鹅路过我们的船只,在深蓝湖水上点缀着几点白色。它们长长的脖颈伸着,似乎就要朝着天幕高歌。紧贴着船边,成群的野鸭快速游过。
它们提醒着我,这一切并不是定格的油画或相片。撑着一叶小舟,浪花拍打着,我们了无忧愁地在湖面随风飘动。
尤尔马拉海滩则是大自然的另一幅瑰丽画卷。它与一般的海滩不同——海水更加清澈,将水下的珊瑚和沙子衬得那样清晰。云层时而紧凑、时而疏松地排列着,指向天际线外。海岸线与蓝天一灰一蓝,仿佛是天地间神秘的平分线。
早已习惯了住在超大城市的我格外珍惜每一次自然环境的探寻。离开上千万建筑群构成的“水泥森林”,周围一切都放慢、变得温柔——没有汽车喇叭声、没有大声宣传的喊叫、没有夹杂各种奇怪味道的风。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每一天都更加急躁、焦灼,每一分钟都太重要、每一秒都不能浪费。然而,在自然的怀抱中,每一秒钟都在无限延长,书卷中所有至美之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我所看到的一切像是解药,治疗心中随时紧绷的弦;又像是毒药,时间越长就越会上瘾。在极致美丽的自然下,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也参观了拉脱维亚民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放满文物的场馆,而是在露天的森林中。它有幸躲过三百余载的纷飞战火,定格在森林中。
清晨,栅栏门里面的万物似乎还沉浸在昨夜的美梦中,一切都那么寂静,穿过树梢的风声窸窸窣窣,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绣,在泥地上投出形态各异的影子。
小鸟在不同树木之间飞来飞去,歌颂着新的一天降临。各种木屋和院子都记录着三百年前的生活。而森林中心有一座被鲜花簇拥的雕塑,上面用拉脱维亚语刻着一句话,而这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Kas Senatin Pētē——Nākotm Svētī."
(“研究过去的人——保佑未来。”)
说起过去,那拉脱维亚的各种古建筑就不得不提了。我跟随老师们探访了诸多古堡、教堂、庄园与宫殿,在这之前,我对它们的印象仅存在于小说。
Riga Dome Cathedral(里加圆顶大教堂)位于里加老城之中,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中世纪教堂。
十分幸运的是,在这次拉脱维亚的旅程中,我们赶上了一周一次的教堂管风琴演奏会。
这里的天花板高达几层楼,连接着圆顶与塔尖,站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最高点。墙上的花纹与绘画一路向上,从垂直于墙面,逐渐弯曲、收束,最终消失在一个极小的圆形涂绘中。
坐席横或竖着摆放,将正在弹奏的简易管风琴围在中央。人们都正襟危坐,不发出任何一点噪音。
在这偌大的空间里,唯有管风琴神圣的声音回响着,每一个音符在风管振动后出现,又向着塔尖飘入云际。大管风琴的风管镶入墙里,十字架在灯下反射着光芒——切都显得那么庄严肃穆。
凯西斯城堡是中世纪遗留下的古堡,护城河已经干涸、长出大片绿草,可城堡却奇迹般地保留了大体完整的结构。
弯曲狭窄的楼梯直通塔楼尖顶,在攀爬的过程中如同小说故事中的冒险,游客们提着油灯缓慢前行。灰色的砖头构建成墙身,而它上面的凹陷也让人们联想到数百年前激烈的战事。
Rundāle Palace(伦达尔宫)则体现着17、18世纪的贵族生活。伦达尔宫的外观以暖黄色和浅蓝色为主,给人一种优雅而大气之感。我们随着讲解员的带领,听着他的解说,走进了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
这座宫殿有数百年的历史,可里面大部分房间和物品都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而如今,我跨越时间长河再次走入这座宫殿,内心隐隐地期待。
沿着走廊经过舞厅、书房、房间、家庭娱乐室,以及一些隐藏在走廊背后的佣人房等其它功能房。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两百年前的生活。
过去的贵族们光鲜亮丽,每一个房间的采光都得到充分的考虑,每一条舞裙、每一件扇子,甚至一个简单的餐盘都价值连城。
宫殿内不同房间的建筑风格也不一样,例如洛可可与巴洛克。伦达尔宫舞厅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用金色雕刻为主要装饰,同时也有许多神像;而洛可可风格则以粉色为主,墙面装饰是玫瑰花,神像的数量也减少了许多。也许这就是所谓“公主梦”中的场景吧。
宫殿外的玫瑰花园同样引人注目。洛可可的浪漫在这里尽情盛开。花园的围墙隔绝所有喧嚣,仿佛这里就是世界尽头的仙境。两千多种玫瑰散发着甜甜的香味,温柔地潜入每次呼吸中。
花枝随风摇曳生姿,玫瑰丛后可以隐隐地看见伦达尔宫的轮廓,如同油画一般精美的场景映入我的眼帘。花园中心的喷泉源源不断地涌出清澈的水,在一片片相似的鲜花中如同点睛之笔。
偌大的伦达尔宫不过只是拉脱维亚十八世纪的一隅,可我仍然觉得,能够跨越数百年时间去观看战火中存活的宫殿、真切的感受人们的从前,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无数像伦达尔宫这样华美的宫殿也许随着时间漫长而坍塌,也许被天灾永远掩埋,也许在战火中付之一炬——庞贝古城、帕尔米拉凯旋门等在我脑海中一一闪过。
这些精致设计的历史建筑消逝在历史之中,我们也只能通过史书中寥寥几行去想象。
纵观波罗的海三国历史,便会发现彷徨与割裂感不自然地位于其中,在拉脱维亚则尤为明显。
在曾经的里加老城,有一座名为“里加解放者”(Liberators of Rīga)的纪念碑。它与新城的自由纪念碑分别耸立在城市两端,遥遥相望。
里加解放者纪念碑被水池三面环绕,纪念碑周围有两座雕塑,分别是“祖国”与“士兵”。纪念碑下是盛开的鲜花丛,衬托着它的肃穆庄严。
*里加解放者纪念碑*
曾有人为它献上鲜花,也有人唾弃它。一切不同的行为终在2022年的8月25日宣告结束。里加市政府在那一天,将纪念碑的底部挖断,整个纪念碑如同倾覆的大厦倒入水中,掀起巨大波澜,拍打在两侧的林荫道上。
不久以后,水域被泥土填平,纪念碑永远深藏在地下。鲜花丛也随之消逝,这片曾经美丽庄重的土地被黄沙掩盖,已然成为一片废墟。
墓碑的残骸倒着插入土地里,铁丝网交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告示牌上是巨大的“禁止进入”字样。若不是人们的分享,谁又能想到此处从前是波罗的海地区规模最大、修建最精美的二战胜利纪念碑呢?
我看着几辆卡车缓缓进入这道禁区,车轮所经之处扬起一片黄沙,带来新的建筑材料。往后,也许此处会成为公园、大街、商店……里加解放者纪念碑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抹去,隐藏在历史长河中——毕竟,几乎没有人会记住地底下的碑文。
*成为废墟的“里加解放者纪念碑”所在地*
精美的纪念碑为何会迎来这样的结局?这就要回到拉脱维亚的历史中。里加解放者纪念碑宣示着苏联在二战中击败法西斯的胜利,可这段史书中无尽光荣的叙述,在拉脱维亚却是另一种记载。
在二战开始前,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占领,战争爆发后又成为东线战争的前线战场。纳粹在拉脱维亚制造臭名昭著的大屠杀,同时强行征用十五万人参军;与此同时,苏联同样强行征用五万拉脱维亚人,编入红军送上战场,这导致双方士兵都有大量的拉脱维亚人。
在枪林弹雨中,在熊熊烈火里,对面的士兵也许是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们自相残杀。
道加瓦河将里加分为新城与老城,也将过去与现在断然分割。走在拉脱维亚的街道上,新城的建筑古典端美、排列规范,但那些楼房的第一层都只漏一半在地面上,另一半深入地下——那是曾经的防空洞。
老城的建筑色彩斑斓、各有特色,但那些都是德式建筑、俄式建筑、瑞典式建筑——那是殖民的标记。
在城市郊区,还有被拆毁的苏式筒子楼遗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位于小巷中的路牌,上面写着1941-1945——那是苏联卫国战争的时间。这些建筑与标记烙印在里加的各个角落,无一不在证明那段曾经。
这样的现象在波罗的海三国各有体现——各式带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不被如今的社会风向所接受,人们因他们而如芒在背,清除它们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我曾经阅读过的书提到,“后记忆”(Post Memory)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谓波罗的海年轻一代的“后记忆”指的是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本身,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生却受其影响的人们,对这段历史产生了一种“精神创伤”般的想象式理解。
或许推倒文化创伤的标志,一切就可以重来;或许人们渐渐遗忘某些事物,拉脱维亚就会走向光明、独立自主的未来。这却让拉脱维亚的历史出现割裂,过去的拉脱维亚、与现在的拉脱维亚,出现了断层。
波罗的海的近代历史如同一幅悲壮的画卷,绘制着这个国家的伤痕与坎坷,但同时见证了人民奋斗的伟大历程。对此,我感到发自内心的震撼,也更坚定了国际主义与成为Global Citizens(全球公民)的想法——这也是我的教育中一直倡导的。
历史是一处灰烬,但尚有余温;时间之中必有兴衰起落,而小至每个人、大至每个国家,都有对过去的骄傲、不甘与为难。而道德关怀与相互理解则变得愈来愈重要。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那些被推倒的建筑是遗憾,却也都是波罗的海三国对于历史的选择。这件事如同镜面,倒映着这些国家在历史与未来之间的选择与找寻。何为对错成败?人们在过去与现在追求一个回答。这个回答不断破碎、重建、摧毁、又往复,在迷茫与彷徨中。
下一步,该向何方?
道加瓦河静静流淌,穿过森林与原野,穿过城市的喧嚣,穿过八百年的时间,见证着风起云涌。它只是沉默着,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长风落定、太阳再次升起,波罗的海的浪花带着时间奔流远去。我们告别异国的街道与歌唱,告别漫长又短暂的暑假,回归到长期的学业里。
在波罗的海三国与芬兰的旅程使我体验、接触到许多,也打破了我一直以来的思维界限。
我携带不同的精神内核,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进入波罗的海国家的文化与艺术。我走过大街小巷,沉浸在它们时间长河中遥遥回望。这是一种与教室学习、本国文化学习截然不同的体验。
出发前的我并未意识到这次旅程让我恋恋不舍,也未预料到那一千多张照片的相簿是最珍贵的回忆。——这是一次独属于我的惊鸿一瞥。
世界在我心中,热爱相随。期待我的下一段旅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