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2025 年 09 月 08 日
09 : 48
八月中旬,广州耀华校园迎来了为期两周的全校教职员工培训(Staff Orientation)。来自不同学部与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齐聚一堂,在温暖而庄重的氛围中,共同拉开了2025-2026新学年的序幕。
本次培训分为新员工(8月1日至13日)与全体教职工(8月14日至21日)两个阶段,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向新员工介绍了学校理念、课程体系、校园管理及技术支持,并让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围绕双语学习共同体、探究式学习、学生关怀、家校协作等核心板块展开深度研讨与实操。此次活动旨在全面提升教职工的专业素养与协同能力,为新学年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区多校,引领未来
在第一天培训开始前,耀中耀华教育网络行政总裁兼校监陈保琼博士代表总部向全体教师送上祝福与期待。
陈校监指出,当下的全球教育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课堂,但这一挑战也蕴含着机遇。陈校监强调,AI 并非替代者,而是协作伙伴,将帮助学校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为此,全体同仁需要秉持五项原则——以人为本、拥抱变化、激发好奇、持续精进、恪守伦理。
“随着人工智能释放人类的时间与精力,深度联结与紧密协作变得愈加珍贵。”陈校监也由此特别提出了今年耀中耀华教育网络的重要战略——一区多校制(One Region, Multiple Campuses)。
在这一框架下,不同校区将组成协作集群,通过资源共享与教师调配提升效率与一致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校园中享受到同样高质量的学习体验。陈校监表示,这一模式不仅将增强组织的整体创新力和凝聚力,也将为教师和学生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紧随其后,大湾区耀中耀华多校区集群区域总校长尚女士上台发言,并展开介绍了大湾区的“一区多校制”部署细节。
随着广州耀华、香港耀中和在建新校区的联动,耀中耀华教育网络将能够为学生和家庭提供更灵活的升学路径与更广阔的资源平台。无论是英美课程、香港课程还是国内课程,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特质与目标获得灵活的、定制化的选择。同时,跨校区的丰富交流项目也将成为常态:广州学生前往香港参与大学展,香港学生来到广州体验寄宿生活,甚至在未来还有更多跨区域的联合课程与活动。
尚校长强调,区域总校长并不是停留在办公室的管理者,而是深入一线、与教师和学生并肩同行的伙伴。她承诺自己的办公室永远为大家敞开,鼓励全体教职工保持开放的态度,推动人与人、校区与校区之间的协同与合作。
在清晰的愿景与区域落地的指引下,新学期的教师培训也将进一步聚焦于教学革新的核心主题。教师们根据学段和学科不断集结,前往不同的分会场,共同探索新学年的目标制定、学习支持、品格教育等议题。
探究式学习的启发
在为期数日的新学期培训中,最为大型的一场主题培训是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参加的探究式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工作坊。主讲人 Mr. Ali 拥有丰富的国际教育顾问经验,曾为多国学校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与亲和力,他将抽象的探究理念转化为教师们可以切实操作的课堂实践。
Mr. Ali 以一张张个人生活照片和故事开场。他不是用简历罗列资历,而是邀请大家在“真实的叙事”中认识他。随后,他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Who we are”——不限于职位或专业头衔,而是自我认同的一句话。这一设计立刻打破了“讲台-听众”的界限,让在场教师从第一分钟起就成为了学习的共同体。
在随后的分组活动中,教师们围绕“什么是尊重”、“什么是责任”等问题展开讨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的理解与碰撞。讨论中有人分享课堂管理的经验,有人谈到学生家庭背景带来的差异,大家在交流中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价值的建构。
最具启发性的环节,是一项关于未来的设想。Mr. Ali 要求各小组想象2043年的教育世界——那时,学校、教师、学生会是什么模样?所有老师一边在各自的小组里合作完成大海报,一边也在使用网络平台与全体同事交流。有人描绘了AI与教师并肩工作的课堂,有人写下“无墙的学校”,强调跨文化与跨区域的连接……现场被一股“头脑风暴”式的能量充满。
在这场关于“探究式学习”的工作坊里,主讲人Mr. Ali 并没有一刻在照本宣科,而是在不断地组织和重构整个会场,使得每一项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即便有的分组讨论简短到以3分钟为限,Mr. Ali 也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小组超时。
“探究式学习”,它的意涵到底是什么呢?Mr. Ali 把主动权交给了在场每一位教师。有的人说,探究是一种勇气;有的人说,探究是一种联系;有的人说,探究就是生命力。
一位教师在分享中提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回应世界。所以,如果教师的培训依旧是单向灌输,想必很难在课堂上创造出灵活、高效、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而当培训本身就是一次真实的“探究式学习”,教师才能以身作则,将这种被尊重、被激发的体验,转化为课堂中生动的实践。
社交情感学习
另一项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坊是学校 Learning Support(学习支持部门)提供的社交情感学习(Social-Emotional Learning)工作坊。
社交情感学习指的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和成年人都能够理解并管理情绪、设定和实现积极的目标、感受和展现对他人的同理心、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关系、并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国际元分析研究表明,系统化的社交情感学习(SEL)项目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平均提升约11%),并有效减少焦虑与行为问题。
同理,假如我们希望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友好的学习环境,就得先让老师在培训过程中从这样的环境中受益。
主讲人Ms. Amy 先将场地分成红黄蓝绿四大区域,请老师们讨论不同的情绪分属何种颜色。随后,Ms. Amy 通过PPT展示了数个真实的场景,请老师们思考自己身处其中时会被唤起怎样的情绪,然后走到会场的不同颜色区域内。每个参会者因此都能非常直观地看到,对待同一件事,不同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Ms. Amy 轮流采访了每个区域的发言人,最后总结道:“每个颜色区域都是被允许的,重点是,我们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现在这个区域。”
通过这个热身,Ms. Amy 引出了学生的真实数据,并介绍了情绪调节的三大策略:行为策略、语言策略、元认知策略。随后,在场的教师们又进入实战演练的部分,通过例子里学生的种种表现,识别学生正处于哪个颜色区域,并讨论匹配合适的调节策略——是深呼吸、是表达需求,还是借助“冷静角(Calm Down Corner)”来恢复平衡。
学习支持部门特别强调:SEL 不是附加的课程,而是日常教学文化的一部分。从早晨的“情绪签到”、到项目学习中的小组反思,再到宿舍里的同伴交流,教师们被鼓励在每一个教育场景中嵌入对情绪和社交技能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觉察、自我管理与同理心。
这种安排体现了耀中耀华教育网络一贯的教育理念: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必须并行。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更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引导者。通过社交情感学习的渗透,学校希望学生不仅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更能成长为具备共情力、韧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赋能成长,共赴新程
从战略愿景,到教学方法,再到社交情感关怀,本次新学年教师培训不仅帮助教师们积蓄了专业能量,更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教育的未来,在于迎接变化,也在于不改初心。当教师在被尊重、被激发与被理解的氛围中成长,他们就会将同样的精神传递给学生。
广州耀华国际教育学校通过本次系统而全面的员工培训,为新学年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不仅强化了教职工对学校使命、课程体系及管理流程的理解,更促进了团队融合与协作精神的培育。
展望2025-2026学年,学校将继续秉持“融汇东西”的教育理念,推动高质量教学与全人发展,为学生营造更加国际化、包容创新的学习环境。期待全体教职员工以崭新的姿态和专业的精神,共同开启新学年的精彩篇章。